百年最早冬至,一九晴冷控制
进入12月以来,我省总体呈现高温少雪态势,1-20日全省平均降水仅为2.4毫米,比常年同期6.3毫米稍少。全省平均气温为零下10.7度,比常年平均零下11.6度稍高。
12月21日,我们迎来冬季的第4个节气,农历全年的第22个节气,也是公历2024年最后一个节气:冬至。
2024年的冬至与往年不同,最大的特点是2024年冬至是128年以来最早的冬至。具体时间是公历的12月21日17时20分20秒,此时太阳运行至黄经270°。根据自然的一个规律,冬至日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,太阳高度角最小。这就会导致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。冬至一般会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,而2024年是128年来最早的冬至,不仅出现在21日,而且时间也在17时20分。上一次比这更早的冬至是在1896年,时间是12月21日15时29分25秒,而下一次比今年更早的冬至,则要出现在4年之后的2028年,时间是12月21日16时19分19秒。
究其原因,还与历法相关。我们现行的公历是以太阳历为基准,通常一年有365天,每四年为一闰,闰年有366天,四年合计是1461天。而农历则是阴阳历,以回归年为基准,一年有365.2422天,四个回归年是1460.9688天。因此每四年,公历会比农历多1天,而对于同一个节气,每年都要比前一年滞后5~6小时,但遇到闰年则要在此基础上提前24小时。这样,在日期上的体现是,同一个节气在平年与前一年保持不变或滞后1天;在闰年与前一年保持不变或提前1天。而今年冬至为128年来最早,就是这种时间差在一定周期内累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。
冬至开始为期81天的数九天也开启。预计“一九”(12月21-29日)期间,我省平均气温为零下14.0度左右,比常年平均零下13.7度稍低,一九期间气温低开高走,21日气温下降, 24日前后回升,26日气温再次下降,但总体来说大部最低气温起伏不大,一般在-18~-14度,最高气温则差异较大,24日前后,大部最高气温可达-4~-2度,26日后则在-10~-8度。而降雪过程却稀少,基本无降雪,降水量比常年平均明显偏少。可以说是晴冷控场。
俗语说:冬至大如年,过了冬至,白昼逐渐延长,黑夜逐渐缩短,阳气增强。杜甫有诗曰:冬至阳生春又来,对于东北来说,数九期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,寒冷甚至会从一九持续到五九六九。所以距离温暖的春天还有至少九九81天甚至更长。
冬至是养生的好时节,可从起居、饮食、运动、疾病防护各方面做好养生保健。阴极阳生,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,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物质,进而发挥其滋补的功效。俗语说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;今年冬令补,明年可打虎”。可见,冬至前后是“冬令进补”的好时机。这阶段,大家喜欢用一些温补的食物,比如羊肉、山药、莲子,杏仁,茯苓,百合、板栗等。(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 胡中明)